突发性耳聋需警惕,最佳治疗时间为72小时内,你了解吗?
突发性耳聋,又称突聋,是指突然间发生、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,通常在几分钟、几小时,最多72小时之内,连续两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在20个分贝以上。
近年来的年发病率约为5-30/10万,并呈逐年上升趋势,发病年龄以40-60岁中老年人居多。随着现代人工作紧张、生活节奏过快、睡眠不足及不良的饮食习惯,导致突聋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。
突聋发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
目前90%的突发性聋病因不明,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,考虑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影响、内耳血管病变(血栓形成、一过性血管痉挛等)及病毒感染息息相关。
年轻人发生突聋多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,比如熬夜、长时间戴耳机、大量高脂饮食等等,特别是熬夜,很容易造成内耳血管神经运动失调,引起血管痉挛,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损伤,引起突发性耳聋。
此外,突聋的发病还有以下几种原因:
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多认为与病毒感染、肿瘤性病变、自身免疫疾病、药物中毒、内耳缺血等因素相关。精神及心理因素等被认为是常见的诱发因素。
病毒感染
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耳蜗、脑膜、听神经病变,可引起听神经受损致听力下降。
血管性疾病
如脑内小栓塞灶、高凝血状态等可引起内耳供血不足,导致听力下降。
肿瘤性疾病
听神经瘤、颅内肿瘤患者可以突发性聋为首要症状,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后排除。
药物中毒
服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顺铂、利尿酸、奎宁等,可导致听力受损。
免疫性疾病
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多发性结节动脉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听力突然下降。
耳部疾病
大前庭水管综合征、梅尼埃病、窗膜破裂等耳部病变患者也可出现突发性的听力下降。
01.耳聋
此病来势凶猛,听力损失可在瞬间、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,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。
02.耳鸣
耳聋前后多有耳鸣发生,约占70%。一般于耳聋前数小时出现,多为嗡嗡声,可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。
03.昡晕
约2/5天1/2突聋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,其中约10%为重度耳聋恶心、呕吐,可持续4~7天,轻度晕感可存在6周以上。
04.耳堵塞
耳堵塞感一般先于耳聋出现。
05.眼震
如眩晕存在可有自发性眼震。
门诊需要完善的检查有:耳科检查、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、声导抗测听、言语测听即耳声发射等;
如果突聋不及时诊断和治疗,就有可能引起永久性听力下降。
因为我们的听力需要通过神经细胞传递到大脑听觉中枢,而神经细胞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生长机会,不可能再生,当它发生损伤后,如果我们没有将损伤的神经细胞及时抢救回来,它就有可能失去永久性存活的机会,人们就会永久性损失听力。
突聋的治疗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:
①给予糖皮质激素,减轻水肿症状,挽救神经细胞;
②扩张血管,让更多的养分到达受损的神经细胞中;
③根据具体情况,抗凝和溶栓治疗;
④通过营养神经的药物,给予神经细胞充分的营养。
如何预防突聋
平时要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鼓励大家多进行有氧运动,如慢跑、游泳、步行等,但要循序渐进;
注意休息,生活规律,学会给自己减压,放松身心,劳逸结合,不要长期陷入紧张焦虑中;
饮食清淡,营养均衡,减少烟酒刺激;
长期处于KTV、迪吧等噪音环境、不当使用耳机听音乐等,也会造成听力下降或引起突发性耳聋。
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应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;
慎用药物,减少噪声损伤,避免耳外伤和耳部感染。